“如果银行不改变,我们就改变银行。”

《商界》 2019-03-25

作为经济自然增长到指数增长的催化剂,金融在中国现代经济结构中,正在发挥着更巨大的作用。

2017年,2本著名商业财经期刊《经济学人》和《哈佛商业评论》都不约而同的抛出一个观点:中国将成为金融科技的引领者。

从2011年互联网金融市场兴起以来,国内新金融经历了太多模式的探索、创新的突破和政策的博弈,行业格局也愈发清晰。电商系占山为王、银行系坐拥资产、流量平台摩拳擦掌。在资本热度褪去过后,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开始浮出水面,但裸泳者同样无可遁形。

如果几年前,互联网金融还站在风口,那么几年后的今天,它已经成为很多人赖以生存的工具,金融和互联网早已日渐融合。而“互联网金融”这个词也逐渐被新金融替代。

如今,处于严格监管下的新金融赛道里奔跑的是不同体量的新选手,它们正用自己的姿势和速度决定着行业的未来走向。

局面——混沌结束,稳字当先

“不要把我们看成是一家银行,看成一家中介就好。”微众银行创立时,董事长顾敏银的一句话,宣告了新金融和传统金融战争的结束。

在此之前,凭借着传统金融体系多年来对于长尾用户覆盖的缺失,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首的科技巨头,依靠支付和个人小额理财快速抢占了金融市场。

消费者偏好逐渐发生变化的时代下,人们开始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好处。而这种技术也是促进传统金融行业发生变革的重要依托,催生出了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。

2009年,拍拍贷投资人周世平创办红岭创投,开启了平台垫付本金的模式,打破了P2P作为信息中介的定位。紧接着,数家P2P平台相应落成,并开启了长达5年的高速扩张。

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分界之年。

一方面,无数隐藏在线下的非法集资、传销等骗局开始披上互联网金融的外衣,向行业里偷偷排放污水;另一方面,一些试图探索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企业,忽视风险、负债和现金流的管理,在面对外部激烈竞争时,迅速溃败,跑路倒闭。

互联网金融几乎成了贬义词。许多互金公司甚至将名称中的“金融”“金服”等字眼去掉,并开始强调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。换言之,告别互联网金融时代,进入金融科技阶段是绝大部分业内人士的共识,这也才有了开头微众银行董事长的一番表态。

重回工具的属性,互联网技术能够对金融行业的安全与效率起到改善作用。这一作用,也会逐步外延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,从而促进新经济和新的增长方式。

“取代”到“辅助”的定位转变,平息了新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对抗。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互联网科技,在支付、保险、证券和征信等方面,驱动传统金融变革,并重构金融生态圈,是未来新金融的新航向。

从当前国内的格局来看,一边是传统金融巨头,例如银行、保险等大佬依然屹立不倒,借助此前积累的优势和资源,让它们没有在这场斗争中失去位置,甚至依靠原有的垄断力量打压互联网金融业务;另一边则是新金融时代的革命者,它们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,拥有或者依托于互联网的大场景和大流量。

是资源更强还是流量更强?

以互联网行业最朴素的逻辑来看,新旧金融的结合正在成为下一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方向,于是我们看到建行和阿里联姻,中行与腾讯达成合作,农行则找到了百度,工行与京东建立战略合作,交行也与唯品会牵手,传统银行在过去几年中正在加速向互联网世界靠拢。

在此之下,大概可以分为3个细分部分。

一是纯做金融类业务的众筹P2P平台,但一定要合规合法化,达到风险可控的要求;

二是单纯的技术型企业,通过技术的方式,为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赋能;

最后一种是大型互联网企业,类似腾讯、阿里巴巴、百度和京东等,既持有金融业务牌照,也拥有技术输出能力,服务金融和类金融机构,业务更多但能力要求更高。

对于初创企业来说,想要在新的金融体系下分一杯羹,需要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。目前来说,纯技术输出型的企业,更具有时代优势和行业壁垒。但随着原有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,可供探索和深耕的空白地带也将日渐减少。

趋势——消费金融下的弯道机遇

金融下沉并实现全民化的一大途径,便是2C的消费金融。

2018年2月,滴滴将金融板块划分给滴滴事业部,开始涉足汽车金融和消费金融。同年7月,携程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,注资15亿,全力杀入金融领域掘金,到了9月,360金融也上线了自己的分期产品。

近两年来,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,都开始高调进军消费金融贷款领域。这其中的主力包括两个:流量系和手机系。

杀入消费金融的互联网企业,有无可比拟的优势——流量。消费金融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流量费用,而互联网平台往往自带流量。有流量,自然就有数据沉淀,风险控制自然也水到渠成。

手机系拥有大量的手机用户,植入金融也具有先天优势。比如,它们可以在出售手机的时候,直接帮用户办理分期,也可以在手机上预装金融APP,随时给用户提供放款。

为何要争相进军消费金融业务,数据为我们做出了回答。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,2017年,消费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,从2016年的4367.1亿元增长到了4.4万亿元,增长904%。

当规模效应成熟之后,涉足金融是必然选择。除此之外,国家也在大力鼓励消费金融,试图用消费拉动内需。这个大背景下,布局金融也是必然之举。

各方势力瓜分市场,抢夺用户,整个消费金融战场已经硝烟弥漫。而加上最新进场的运营商系和银行系,未来的战局,必将更加激烈。

反观欧美,消费金融业务由来已久,在商业模式、盈利模式、征信体系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。 

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中,美国是消费金融业务相对领先的国家,多元化的消费信贷服务机构和盈利模式、层次明晰的征信体系、成熟的行业自律组织等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柱。

英国消费金融业务由商业银行主导,信用卡模式依旧占据较大市场份额,绝对优势明显,但盈利模式相对单一。

日本现金贷业务风靡一时,消费金融经历了萌芽、发展、衰落和复苏,其独特的征信体系既能够保证征信的高覆盖率,又能够有效促进征信信息的交换。

得益于格莱珉银行的小贷模式,印度现金贷盛行,风险也大量聚积。但印度政府大力发展金融科技,加上印度人口红利逐渐显现,有望成为消费金融新蓝海。

作为消费金融的风控手段,征信同样代表着各企业的软实力。

目前,我国消费信贷征信主要依靠央行征信和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征信,多层次征信体系尚未形成。

一方面。央行征信主要针对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用户,大量长尾用户处于无央行征信状态,因此无法获得银行信用卡;另一方面,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主要针对各自电商平台有消费记录的用户,因此也存在信息孤岛现象。

为了避免信息孤岛,采用多层次征信体系,由政府主导,市场化机构或行业自律机构形成双支柱,不同征信机构针对不同群体、不同行业征信,针对性强,覆盖征信群体全面的征信体系正在逐渐形成。

消费金融业务诱人的背后,更加考验企业对于风险的管控和数据的利用。它也许是弯道超车的利器,但也可能是弯道翻车的凶器。

机会——需求为王

无论是消费金融、互联网金融还是供应链金融,中国金融企业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子。2018年初的胡润新金融百强峰会上,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称:“从需求角度来讲,中国的新金融业态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。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史诗级的消费升级阶段,群体规模十分庞大,也必然需要更为便捷、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。”

管清友所言不虚,即使在几家互联网巨头重押新金融业务的背景下,市场依然有大把需求空缺等待填补。

在中国,金融业是一个资产总规模超过150万亿元的高管控行业,而互联网在国内发展不足20年,十几家主流互联网公司的年收入总和不及中、农、工、建四大行的任何一家。但总体来讲,中国金融创新可以用一纵(阿里)、一横(腾讯)、无数圈(围绕在阿里和腾讯金融业务周围的中小金融企业)组成。

“如果银行不改变,我们就改变银行”。在与中国银联的合作尝试告吹之后,阿里巴巴这只互联网大象用了近13年时间,霸占了大部分金融草场。

2003年10月,以支付宝推出为起点,阿里巴巴通过线上渠道和数据优势,建立了一套兼顾线上线下用户需求的创新业务模式。2013年,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,囊括小贷、支付、担保和金融零售的四个核心业务。

阿里金融迅速完成了两个闭环:一环在企业端,以小贷为核心,帮助企业融资成长,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让自身贷款规模增加,企业长大之后再通过与天弘、甚至银行合作来提供一整套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。

另一环在消费者端,以支付宝为核心,借助天弘基金把钱放在余额宝,同时推出理财+保险产品。从单纯的消费到财富储值中心到理财中心再到消费支付,形成闭环。

而向电商和实体延伸的腾讯,则在2013年下半年正式展开了与阿里巴巴的正面交锋。腾讯的支付业务在2005年就已经上线,但属于真正出现指数级扩张是在微信支付和微信红包之后。

这个推出于2014年春节的小功能,仅除夕一天就有500万用户参与了收发红包,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000万个。3年后的2017年春节,除夕一天的红包收发总量达到142亿个,是3年前的700倍。这个巨量的增长带来的结果是数亿人在微信上绑卡,他们快速被吸入到了微信支付的体系内。

微信支付的支付版图是由海外市场和国内线下垂直场景2条线组成。向线下的各类垂直场景渗透是腾讯支付的重要策略,大至优衣库、星巴克这样的“超级连锁品牌”,小至街边的夫妻老婆店都囊括其中。

在阿里和腾讯的版图周围,一些瞄准细分消费场景的金融企业开始涌现。比如,成立于2015年的什马金融,从农村出行场景切入,为购买电动车、摩托车、低速四轮车,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农民提供消费分期等金融服务,走一条介于农村生产性金融和城镇之间的农村消费金融路线。3年时间内,先后获得一线资本的近10亿元融资,累计交易规模近100亿元。

对于新玩家来说,互联网金融的机会最终还是根置于小微企业、三农、民间融资等实质而未能满足的金融需求当中,只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思维的形式显现出来。贸然进入支付和小贷等高频场景,存活几率甚低。

变量——是创新还是危机

过去的几年间,我们清楚的看到我国金融体系通过创新获得了巨大的发展。

从金融结构、市场化程度、国际化比例来看,国内的金融开始具备大国金融的特征,也具备了构建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基础。在这一基础上,无数金融从业者试图利用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寻找新的增长点。

云计算、P2P、区块链等新物种层出不穷,狂奔的背后,风险和隐患也如期而至。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,任何一项金融活动都具有内生的风险和变量。这实际上告诉我们,金融风险可以被配置和转移,但永远不会消灭。

当不再可控,创新也就变成了危机。

传统银行领域有《巴塞尔协议》对资本充足率、流动性等指标提出要求,但互联网金融科技领域却因为变化较快,导致监管滞后,风险隐藏较深。因此,清楚认识金融创新中的变量尤为重要。

首先是政策层面。金融发展速度过快所导致的监管滞后,往往会因为后期的风险爆发而“一次性补足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一部分游走在“红线”周围的新金融业务或模式,很可能倒在法规和政策之下。

最近10年,部分新金融模式的崛起,都是源于国内缺乏与新金融相匹配的监管制度。将海量客户和数据在金融上变现,然后顺理成章的“挟持”市场和监管,是很多新金融企业心里的“小算盘”。的确,监管空隙也许永远存在,但以此为生的新金融将毫无希望可言。

其次是产品层面。产品与服务的无界,源自于新金融企业生态边界的模糊。对于用户来说,产品的简单易用已不再是核心关注点。使用过程中的隐私保护、个性化体验和智能服务等问题,渐渐成为市场和用户的焦点。

倘若隐私无保护,那么便利则没有意义。目前为止,很多新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,仍然建立在消耗客户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。未来,这样的企业将失去市场和用户的信任。

最后是理念和市场层面。金融的发展一定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前提,但并非服务实体经济的所有需求都是健康的。良性的新金融模式,服务的是实体经济的健康需求,同时还要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。理念如同企业文化,将直接影响后期的发展与经营。

市场方面,需要新金融企业更加精准定位,满足不同市场、不同人群的要求。常规的消费场景和基础服务已经无任何机会可言,贸然进入的代价可能是人财两空。发达地区竞争较为激烈,众多一线新金融玩家厮杀惨烈,机会同样渺茫。

而在新兴市场和欠发达地区,新金融还有非常巨大的机会空间,适合新玩家进入。我国的新金融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国内市场,还应该将视野放到更广大的全球市场,尤其是一带一路地区。

理性面对政策监管,深刻认识市场风险,区别提供市场需求,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新金融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。

作者:王思宇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