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的街头,从不缺乏故事。
在城市的喧嚣里,有一家名为“一根绳上的蚂蚱”的咖啡馆,它凭借独树一帜的命名和多元融合的经营模式,引无数人驻足。粗粝的原始水泥墙面上,数百根手工麻绳纵横交织,从墙面蔓延至吊灯——这不只是别出心裁的装饰,更是创业者精神的无声宣言。正是因为有着工业风的硬朗空间,才给这里注入了别样的暖意。
近日,我们走进这家店,与两位创始人对话,探寻“麻绳”背后交织的创业故事。
麻绳精神背后的团结哲学
“当初装修时,我们执意保留水泥墙的粗粝感,却在墙面上手工编织了数百根麻绳。”主理人唐小斌轻抚着墙面上的绳结,解释着店名的由来。“‘一根绳上的蚂蚱’源自我们创业初期互相扶持的经历。那段日子让我们明白,真正的伙伴就是要像一根绳上的蚂蚱,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都要紧紧绑在一起,共同面对。”他的手停驻在绳结上,话语中透着坚定。
如今,这个充满故事的名字已演化为咖啡馆的精神图腾。麻绳从墙面延伸至定制吊灯,在工业风的店铺内中注入一丝别样的温暖。每一根麻绳都经过精心挑选和编织,有的绳结上还刻着顾客留下的暖心话语。“我们希望这些麻绳不仅是装饰,更能成为连接人与人情感的纽带。”王瑞介绍道。
每晚,民谣歌手会在这里弹唱歌曲,顾客们围坐在一起,轻轻合唱,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醇香和音乐的温柔。这种“柔软与硬朗碰撞”的美学,精准吸引了25-35岁都市新锐群体。
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,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,他们渴望在城市中找到一个既能放松身心,又能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的地方。“一根绳上的蚂蚱”咖啡馆正是抓住了这一社会需求,将团结、温暖的理念融入到空间设计和经营模式中。它不仅仅是一家咖啡馆,更是一个让年轻人在喧嚣中找到心灵慰藉的港湾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生活的重担,与陌生人分享故事,感受人与人之间的连接。这种独特的理念,让咖啡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更成为了Z时代 “团结”的生动注脚。
一根绳上的蚂蚱门店
三层空间背后的时间折叠术
“现在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,压力也大,我们希望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,都能在这里找到放松和享受快乐的方式。”王瑞表示,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经营模式,初衷是想为顾客提供一个全时段的社交空间。
一楼是夜蚂蚱剧场,水泥墙面嵌入声学模块,夜晚化身live house。白天,这里是安静的咖啡区,顾客可以坐在舒适的沙发上,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,阅读一本好书。到了晚上,酒柜从咖啡吧台后缓缓展开,灯光矩阵瞬间点亮整个空间,原本安静的咖啡馆摇身一变成为热闹的live house。“我们邀请了很多优秀的民谣歌手和独立乐队来演出,很多顾客都是冲着他们的表演来的。”唐小斌笑着说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,释放一天的压力。
二楼是蚂蚱工坊,保留咖啡烘焙动线可视化,设置共享办公区,提供咖啡和调酒的场所。走进二楼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透明的咖啡烘焙室,顾客可以亲眼目睹咖啡豆从烘焙到研磨的全过程。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方式,让顾客更了解咖啡的制作过程,增加他们对咖啡的兴趣。”王瑞介绍道。共享办公区摆放着整齐的桌椅,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办公、学习,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,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清晰入耳。到了下午,这里还会举办咖啡和调酒的体验课程,顾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出一杯杯属于自己的饮品。“很多顾客参加完课程后都表示,对咖啡和调酒有了全新的认识,还会带朋友再来体验。”
三楼是时光胶囊,提供具有民风感的场所,可供顾客品尝咖啡观赏风景。这层的设计充满了复古的气息——木质的桌椅,老式的挂钟,墙上的老照片,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。“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顾客回忆过去、感受时光的地方。”唐小斌说。在这里,顾客可以点一杯咖啡,坐在窗边,欣赏着城市的美景,静静地思考人生。到了周末,这里还会举办一些小型的主题活动,比如老照片分享会、复古物品展览等,因此吸引了很多喜欢怀旧的顾客。
这种以“三层空间的时间折叠术”为核心的创新经营理念,巧妙地满足了不同顾客在全天不同时段的需求,成为咖啡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。在如今的咖啡行业,同质化现象严重,客源流失是普遍难题。而“一根绳上的蚂蚱”咖啡馆,通过打造这种全时段、多功能、可灵活切换的社交空间,为顾客提供了难以复制的独特体验。它已超越传统咖啡馆的范畴,化身为都市人群社交、娱乐、学习的活力据点。这种空间魔法不仅显著提升了顾客粘性,也为咖啡馆带来了更稳定、多元的客群结构和收入来源。
一根绳上的蚂蚱咖啡店内环境
给予创业者的三维成长指南
对于想入局的年轻人,王瑞提炼出奋斗多年的实战心得与建议:首先,一定要对咖啡怀有真正的热爱,这是支撑在这个行业走下去的动力,毕竟成事不易,唯有热爱才能让人长久坚持。他坦言创业过程困难重重——资金短缺、人员管理难题、激烈竞争都曾让他萌生退意。“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了,但一想到对咖啡的热爱,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。”王瑞他分享了一个故事,在开店初期,为了找到合适的咖啡豆,王瑞和合伙人跑遍了西安的咖啡豆供应商,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咖啡豆。“如果不是因为热爱,我想我们很难坚持下来。”
对于怀揣咖啡梦想的年轻人,唐小斌紧随其后,给出了三点掷地有声的实操建议:
首先是在产品研发上要有时间线思维,如早8点推出“清醒方程式”(咖啡+青柠叶提神),晚10点限时供应“解忧杂货铺”(威士忌+咖啡+话梅),每月定时重现开业初期的「初心系列」。“我们希望通过不同时段推出不同的产品,满足顾客在不同时间的需求。”唐小斌介绍道。比如“清醒方程式”适合早上上班前饮用,能够帮助顾客提神醒脑;“解忧杂货铺”则适合晚上下班后饮用,让顾客在品尝美酒的同时,缓解一天的疲劳。每月重现的「初心系列」,则是为了让老顾客回忆起当初开店的味道,增加顾客的忠诚度。
其次是空间运营需运用折叠经济学。例如利用咖啡吧台背面隐藏酒架节省35%空间。“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,合理利用空间是非常重要的。”王瑞说。他们通过巧妙的设计,将咖啡吧台和酒架结合在一起,白天作为咖啡吧台使用,晚上则可以展开作为酒架,不仅节省了空间,还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。此外,他们还在二楼的共享办公区设置了可折叠的桌椅,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将桌椅收起,为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。
最后要注重制造情感联结的记忆点,打造与顾客的独家记忆。“我们会记住每一位老顾客的喜好,在他们生日的时候送上一份小礼物,或者在特殊的日子为他们准备一些惊喜。”唐小斌说。有一位顾客因为工作原因要离开这座城市,特意为他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送别会,邀请了他的朋友和其他顾客参加。“那位顾客非常感动,说这里就像他的第二个家一样。”这种用心的服务,让顾客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,也让咖啡馆在顾客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此外,王瑞强调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,开一家店不仅是制作咖啡,还涵盖人员管理、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,因此创业前最好具备一定相关经验,或提前学习经营管理知识,如此方能让咖啡馆更好地运营。“很多年轻人只看到了开咖啡馆的美好,却忽略了背后的经营管理难度。”主理人提醒道。他建议创业者在开店前,可以先到其他咖啡馆实习一段时间,学习相关的经营管理经验,或者参加一些经营管理的培训课程。“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,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”
主理人王瑞、唐小斌接受商界青年采访
结语
暮色降临,水泥墙面的麻绳在2700K暖光中泛起柔和光晕。这里既是精品咖啡的竞技场,也是城市夜归人的情绪收容所。王瑞说:“我们卖的不是咖啡或酒,而是让每个孤独灵魂找到绳结另一端的温暖。”在这座三层空间里,时间有了厚度,故事正在生长。它不仅是一个咖啡馆,更是一个承载着梦想、热爱和情感的空间,为城市中的年轻人打造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。
在未来,“一根绳上的蚂蚱”咖啡馆将继续秉持着团结、温暖的理念,为更多的人带来美好而独特的体验。
记者:林晨希;摄影:柏可欣;摄像:张智聪;编辑:李瑶兰
作者:商界青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