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企业离重回A股似乎越来越远了。
2月1日,在经历三年多的试点,注册制改革将正式启动。
同时,证监会明确了对主板申报企业的行业要求,对禁止、限制、允许和支持上市类别划线。网传的审核细则显示,学科类培训、白酒、类金融等禁止上市;食品、家电、涉疫企业等上市受限;集成电路、先进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企业获支持,“即报即审、审过即发”。有投行人士称,近期确实接到了相关指导,内容也跟网传的基本一致。
A股上市,是很多白酒企业渴望的目标。对白酒企业来说,上市可以让自己成为一家公众公司,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,上市募集的资金可以支持企业扩大产能,拓展渠道,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。
A股的大门关上之后,白酒企业应该如何重回A股?需要多长时间?
01、经营稳定利润高,A股凭什么拒绝白酒?
白酒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普遍很好,在过去的20年里也是成长性最好的板块之一。A股拒绝白酒,原因很简单,它们会天然抢占A股中本应该流向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的资金。
贵州茅台的市值,是宁德时代的2倍,比亚迪的3倍,立讯精密的11倍,科大讯飞的20倍,歌尔声学的30倍。
在福布斯列出的2022年十大酒水公司中,中国的白酒企业就占据4席,茅五洋汾与百威英博、保乐力加、帝亚吉欧等全球知名酒企并列,这足以说明,中国的高端白酒品牌,已经比很多行业走在了前面。
然而,高端白酒企业的经济价值很高,社会价值却很一般。严格来说,白酒就是农产品加工企业,它的上游只有农民和少量的包装配套企业,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并不大。
尽管知名白酒企业都在加大科研投入,但这些投入所占营收和利润的比重不高,白酒在科研上的发展空间也很小——大多数情况下,消费者更喜欢稳定工艺、优质原料和陈年基酒带来口感和味道。
即使是上市的白酒企业,投资者看中的也是股价本身的成长性,而非企业的成长性。即使是汾酒这样的,在近几年表现出色的企业,其潜力也是有限的。
在当下的国际背景下,政府需要更多投资者去关注高科技企业,尽管他们的短期回报不如白酒股。
02、白酒产业化和资本运作,势在必行
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,白酒企业是否还有机会进入A股?
商界好酒记者研究后认为,这种可能性仍然有,但除了那些只差临门一脚,可以通过借壳上市的白酒企业外,真正出现白酒行业的上市公司可能要等几年之后。
自金徽酒2016年3月上市以来,白酒生产商再无新的上市公司。剑南春、郎酒、国台酒业等知名酒企都曾公开过上市计划,却尚无一家成功。
最近有机会上市的,是吴向东的珍酒李渡集团。
珍酒李渡已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拟赴港上市。如果上市成功,珍酒李渡将成为继2016年3月金徽酒上市之后的首家上市酒企,也将“白酒教父”吴向东在华致酒行外,斩获的第二个IPO。
吴向东实控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是华致酒行,2019年,华致酒行成为中国首家酒类流通A股上市企业,吴向东把华致酒行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酒类分销渠道。可以说,中国最近两家和白酒强相关的上市公司,都和吴向东有关。
吴向东创办了曾经名噪一时的金六福酒,这是中国最早成名的“贴牌酒”品牌,金六福由五粮液酒厂生产,后来在吴向东的推动下畅销全国。后来,吴向东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先后收购广东、云南、湖南、安徽、江西、贵州等十余家地方酒企,其中包括江西李渡和贵州珍酒。
即使第二家公司上市有望,行业媒体仍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,如珍酒李渡集团旗下没有高端品牌,存货周转时间长达571天,产能过剩导致价格倒挂严重等。
珍酒李渡集团上市,或将为吴向东带来一笔救火的资金,让金东集团的整个体系得以继续发展。
吴向东作为酒行业的老将,一位精通资本运作的企业家,一家已上市公司的实控人,其资本运作和公司上市的过程尚且捉襟见肘,更不用谈中小型酒企想要上市的难度了。
如今,当A股大门缓缓关闭,港股上市无论是募资量还是市值都和A股有一定的差距,像复星收购舍得、华润收购金沙这样,资本介入后注入资金和资源,带来经验丰富的高管,最终成为大集团重要现金流来源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。
然而,这样的并购,对并购方和标的企业都是有要求的。
03、中小企业争上岸,白酒行业将加速洗牌
目前,中小型的白酒企业除了上市外,就只有依靠产业资本的投资和收购来完成快速发展。复星和华润的几次并购都是很好的案例。
整体来看,华润、复星从收购方向和并购方向上,都侧重酒业良性资产和优质资产,均选择的是全国名酒、省级龙头,或是某一品类的头部阵营和潜力阵营品牌。
华润在参与山西汾酒改制尝到甜头后,先后投资或收购了景芝、金种子酒、金沙酒业等多家白酒企业。
无独有偶,2017年,复星通过投资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;2020年复星进军白酒产业,先后投资了金徽酒、舍得酒业、夜郎古酒业。
不难看出,中小型酒企想要得到资本的青睐,要么在本地区域有很强的竞争力,要么是历史悠久的名酒,要么有着独具特色的风味和产品。扬长避短,与资本抱团后完成跨越式发展,是目前二三线酒企最好的机会。
而对这些大型资本和集团来说,同样需要对酒行业有清晰的认识,并且储备一批懂酒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。同样是资本介入白酒赛道,复星、华润、天士力能取得不错的成绩,而娃哈哈却两度铩羽。
可以肯定的是,2023年,资本对白酒企业的并购不会消失,而中小型白酒品牌的“上岸”之争,将会更加惨烈。
作者:郑栾